20220901 教宗方濟各照料受造界祈禱日文告
親愛的弟兄姊妹們:
「聆聽受造界的呼聲」是今年受造界時期的主題與呼籲。這各宗教彼此合作的時期,是從9月1日照料受造界祈禱日開始,直到10月4日聖方濟紀念日為止。這是一段特別的時期,讓所有的基督徒同聲祈禱,並一起為照料我們共同的家園努力。這時期是受君士坦丁堡東正教的宗主教區的激發,才開始協議的,是我們實踐「生態歸依」的好機會——教宗聖若望保祿二世鼓勵我們實踐這歸依——以回應教宗聖保祿六世已在1970年所預見的「生態災難」。1
如果我們懂得聆聽,我們在受造界便聽見一種刺耳的聲音。而我們也聽見一首甜蜜的讚美曲,讚頌我們親愛的創造主;卻也同時聽見一道哀訴,泣訴人類糟蹋著我們這共同的家園。
這首甜美的讚美曲邀請我們實踐「生態靈修」(《願祢受讚頌》通諭216),要我們在自然界中注意到天主的臨在。這份召叫要我們的靈修生活奠基在「覺察到我們並未與其他受造物脫離關係,是與輝煌燦爛的宇宙合而為一。」(《願祢受讚頌》220)為跟隨基督的人,這光照人心的經驗尤其重要,強化我們,使我們覺察「萬有是藉著祂而造成的;凡受造的,沒有一樣不是由祂而造成的。」(若1:3)在這段受造界時期,我們在受造界如同在聖殿中,讓我們再次祈禱,再次加入「壯麗的宇宙合唱」,2歡欣鼓舞,伴同無數的生靈,謳歌頌讚天主。讓我們跟著亞西西的聖方濟齊聲詠唱:「我主,願祢因著祢所造生的萬物受讚頌!」(參閱〈太陽弟兄讚歌〉)讓我們跟著《聖詠》作者齊聲詠唱:「一切有氣息的,請讚美上主!阿肋路亞。」(詠150:6)
令人感慨萬千的是,這首甜美的讚頌曲卻帶著哀戚,應該說:是眾生異口同聲的哀訴。最先大聲疾呼的,是我們慈母般的大地姊妹:在飽受我們過度消費主義的蹂躪之下,她哭泣,哀求我們停止濫用資源,不要再破壞她。然後,是許多不同的生物在同聲哭喊著。「暴虐行為的人類中心主義」(《願祢受讚頌》68)恣肆無忌,與天主創造工程放在基督身上的重心,完全背道而馳,使無數的物種瀕危,再也無法發出讚頌之聲。
我們當中最貧困的窮人也在大聲疾呼,窮人因身受氣候變遷危害,更感覺到其嚴重後果:旱災、水災、颶風及熱浪變得日漸強烈,次數頻繁。我們的原住民弟兄姊妹同樣在大聲疾呼。再說一次,我們的原住民弟兄姊妹也在大聲疾呼。他們由於被人因經濟利益而掠奪,祖先所留下的土地到處被人占領和遭受毀壞,使他們的「呼聲上達於天」。(《心愛的亞馬遜》勸諭9)最後,便是我們子女們的乞求:因感受到人類近視短利的自私行為所帶來的危害,年輕人也滿懷焦慮,大聲疾呼,懇求成年人想盡辦法去預防,或至少遏止整個地球生態系的崩壞。
哀痛的哭喊聲不絕於耳,所以,我們必須悔改,必須改變我們的生活方式及破壞生態的種種制度。福音從一開始就勸告我們:「你們悔改罷!因為天國臨近了」(瑪3:2),並召喚我們與天主建立一種嶄新的關係,這也意味著,我們也要與他人及受造界建立一種不同的關係。我們對共同家園現今沒落的狀態要予以的關注,應不亞於對其他全球的重大挑戰所需要的關注,其中包括衛生危機和戰爭。「活出我們的使命,而成為天主化工的保護者,是個重要的生活美德;絕非可有可無或次要的基督信仰經驗。」(《願祢受讚頌》217)
作為有信仰的人,我們要更加自覺有責任每日身體力行,以符合悔改的召叫。「能帶來持久改變的生態歸依也是團體性的歸依」(《願祢受讚頌》219),這份召叫並不僅是個人的事。為此,國際社會也蒙召要有所行動,全力以赴,特別是在聯合國討論環境相關議題的會議上。
2022年11月在埃及舉行的第27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是給所有與會國代表一個機會,有效地落實《巴黎協定》。有鑑於此,我最近委派教廷,以梵蒂岡城國的名義加入《聯合國氣候變遷綱要公約》及《巴黎協定》,並期待21世紀的人類大家庭「慷慨承擔此艱巨責任。」(《願祢受讚頌》165)若要達到《巴黎協定》的目標,將全球升溫限制在攝氏1.5度以內,不是易事,就需要參與各項氣候計畫的國家攜手合作,共同承擔責任,在國際上要更有所作為,矢志儘快達到淨零排放二氧化碳的目標。這表示要「轉變」消費與製造模式及生活型態,使之更加尊重受造界和所有民族的整體發展,考慮到現在和未來,且出於責任感,防範未然,精誠關懷,憐貧恤苦,並為下一代籌謀。歸根究柢,這一切都需要人類與自然環境締結一份盟約,為我們作為信徒的人而言,就好比一面鏡子要能映照出「天主的創造之愛,那位我們由祂而生的天主,而我們也終將歸向祂。」3另外,這轉變工程不可忽略施行正義,特別為那些遭受氣候變遷打擊而身受其苦的勞工。
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第15次締約方大會,將於12月在加拿大舉行,是一個關鍵時刻,那些決意合作的國家政府將有機會簽署一個阻止生態系毀滅與物種滅絕的跨國協議。按照《聖經》:禧年「是為使人回憶、回歸、休息、修補和歡喜的時期。」4為了阻止未來生物多樣性——天主恩賜我們的「生命網路」——的喪失,讓我們同心合意祈禱,敦促各國在4個主要目標上達成共識:1. 奠定一套清楚的倫理基準,支持拯救生物多樣性所需的改變;2. 阻止生物多樣性的喪失,支持物種保育及彼此之間的合作,並透過永續的方式滿足人類生活上的需求;3. 鑑於生物多樣性是全球共同的議題,需要每個人和每個國家的承諾,所以要推廣全球性的精誠團結;4. 優先照顧弱小者的困境,包括受到生物多樣化喪失最大衝擊的人,好比原住民、長者與青年。
讓我重申:「我以天主的名,要求大型採掘公司——包括採礦、石油開採,以及林業、房地產、農業食品在內——停止破壞森林、濕地和山脈,停止污染河流和海洋,停止毒害人民和食物。」5
我們怎能任由「生態債務」發生(《願祢受讚頌》51),無視經濟較富裕的國家在過去兩個世紀所造成的大多數汙染;因此,在第27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與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第15次締約方大會,這些國家要更積極行動。除了在自己國家範圍內採取實際的行動,關鍵在於要信守承諾,在財務上和技術上支持經濟相對弱勢的國家,因應這些國家已飽受氣候危機的重創。與此同時,也應把握機會,思考生態多樣性保育未來的財務支援。就算經濟較差的國家,也有「應負的不同責任」。(《願祢受讚頌》52)別人的耽誤,是無法合理化自己的無所作為。我們必須有所行動,義無反顧,因為已經面臨到「臨界點」了。(《願祢受讚頌》61)
在這段受造界時期,讓我們祈禱,好使第27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與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第15次締約方大會,能夠「將人類大家庭團結起來」(《願祢受讚頌》13),且有效地解決氣候變遷與生物多樣性喪失的雙重危機。讓我們切記聖保祿宗徒的勸勉:「應與喜樂的一同喜樂,與哭泣的一同哭泣。」(羅12:15)讓我們隨同受造界的哀訴呼號一同哭泣;讓我們聆聽這哀訴,並以行動回應,好使無論我們或是未來的世代,都能在受造界歌頌生命與希望的甜蜜頌讚中,繼續歡欣喜悅。
教宗方濟各
發自羅馬拉特朗聖若望大殿
2022年7月16日,加爾默羅聖母瞻禮
(台灣地區主教團 恭譯)
註解:
1. 聖保祿六世教宗聯合國糧農組織談話,1970年11月16日。
2. 聖若望保祿二世教宗公開接見致詞,2002年7月10日。
3. 教宗方濟各信仰與科學會議談話,2021年10月4日。
4. 教宗方濟各〈2020年照料受造界祈禱日〉文告,2020年9月1日。
5. 人民運動第4次世界大會教宗影片訊息,2021年10月16日。
出處:天主教周報第7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