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播和平与希望的种子

文/韦薇修女(天主教修会会长联合会全人发展组执行秘书)

今年台湾天主教很正式地揭开2025年《照料受造界时期》的序幕:主教团全人发展委员会生态关怀组联合七个教区主教或是代表以及男女修会会士、教友们,齐聚在静宜大学,举行庆祝受造界节感恩圣祭暨《愿祢受赞颂》通谕十周年活动,主任委员苏主教邀请大家在照料受造界时期,与普世基督宗教大家庭,依据《愿祢受赞颂》通谕指引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深度归依,在灵修方面及实际行动方面革新,他提到教宗良十四世宣布遵循教宗方济各曾选定的今年主题为「和平与希望的种子」。

我们反省自身与社会,大家习惯于消费主义、丢弃文化、追求便利、省钱及追求最大利润的价值观与生活态度,而对于公共政策则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或是相信是主政者的职责而依赖、无奈或是冷漠,这些态度及行为使得受造界及实质或心理上处于贫困、边缘的人正在呻吟:

  • 台湾面临的最大环境问题是气候变迁及其导致的水资源不足、极端天气事件(如乾旱、洪水)和海平面上升。 此外,空气汙染(主要来自交通运输、火力发电厂和工业)和塑胶垃圾问题也十分严重,还有海洋汙染、土地开发、废弃物处理以及原生生态受威胁等挑战。
  • 能源结构以火力发电为主,其中燃气发电占了近一半,其次为燃煤发电,约占三分之一左右,整体火力发电合计约八成以上。 再生能源则约占一成多,其中太阳光电和风力发电成长快速,核能发电比例则显着下降。 台湾能源仍高度依赖进口化石燃料。
  • 在自然生态及人文生态遭受破坏与威胁下的群体、社区或是个人,如许多老人及儿童因空气汙然而影响健康,许多家庭经常因天灾而被迫撤离家园、常遭受海水侵蚀、淹没的村落,几百万低于贫穷线的人及家庭,经济边缘户,移民移工等除了依靠法规及社会福利保障外,一再被滥用及剥削,却被遗忘及忽略。

过去十年,我们也看到在恶劣的大环境中,仍有努力耕耘与受造界和好的希望种子:教会的许多事业单位(医院、学校、社会福利机构)及许多修会团体努力度简朴生活、推动节能省电、减碳的工作与生活模式,採行生态教育、生态保育及构建生态环境,还有特别关怀贫穷人及脆弱家庭,教会影响到无数服务的团体及家庭、个人。

期许当我们在庆祝照料受造界时期,特别加深培养我们与生态和平共处,并在战争及各种形式的暴力中,抱持希望,这有赖于持续掌握灵修和生态革新的机会:(1) 教育我们的社区、团体承担生态责任 (2) 个人及团体以身作则并促进更简单、更可持续的生活方式 (3) 培养创造的灵修,深化我们与天主、人类和宇宙的关係 (4) 关心及参与今年联合国气候高峰会议天主教COP30的倡议。

我们向天主祈求:请开启我们的眼,好能认出祢, 从祢亲近万物的奥秘中学习, 这个世界远不只是一个等待解决的问题。更是应满怀感恩与希望去默观的奥秘。我们也才会萌生决心,一起走希望的朝圣之路,以信心和勇气回应,在祢内,藉着基督大家庭的集体努力,更新地球的面貌,也就能更彰显祢的美善。

转载《天主教周报》858期 2025年9月14日